媒体专业资料搜索
最 新 文 章
- [经营]浅析商业动画的艺术性与商业性
- [经营]谈传统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技术
- [经营]三维动画技术在固体物理学教学
- [经营]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探
- [杂谈]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
- [杂谈]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
- [经营]中国未来10年的新媒体趋势与
- [杂谈]新媒体这么屌,酒商你知道吗?
- [杂谈]三招让媒体站着把钱挣了!
- [经营]纸媒不老 变革前行
- [杂谈]论新媒体时代电视的媒体价值
- [杂谈]广告主电视广告预算逐渐向在线
- [经营]新媒体太热:或是另一个危机或
- [经营]纸媒的时与命
- [杂谈]药品专题广告停播后—城市广电
- [经营]对城市电视台几种经营管理模式
- [经营]城市广电台如何实施经营创新系
- [杂谈]传统纸媒转型之路
- [杂谈]报纸广告经营策略探讨
- [杂谈]纸媒风光不再,媒体人出路何在
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--->媒介宝库栏目--->媒体杂谈-->详细内容
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(上)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2-5-20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2001年11月10日,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。就在此之前不久,众多的全球传媒巨头如走马换灯般地来到中国:2001年4月,维亚康姆的总裁雷石东刚刚离开,7月份媒体大王默多克又悄然来华,8月底迪斯尼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罗伯特·艾格率旗下要员直奔北京,而全球最大的媒体巨头AOL—时代华纳在2001年初收购香港华娱电视、6月份与联想FM365结盟之后,11月份其CEO李文一行又来到中国……西方媒介巨头对中国传媒市场的虎视眈眈昭然若揭。如果说入世前中国传媒遭遇外来入侵大有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之势,那麽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,这种威胁已经不再是一种风吹草动式的鼓噪
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广东再次扮演了“桥头堡”的角色,然而和以往的任何开放不同,业界有人惊呼:广东电视面临生死考验!在此重大的历史关头,探讨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,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一、中国媒介产业的现状
自1996年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试点以来,以党报为龙头,我国已组建了26家报业集团。这26家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改革的先锋,它们无论是在发行量还是在广告经营额上,都占据了中国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。2001年4月份后,上海、北京也先后成立了广播影视集团。这些媒介集团在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组织建设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,对我国媒介产业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,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外来挑战,积极参与国际竞争,都有着深远的影响。但从总体上考察,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媒介产业和集团化运作仍存在着种种先天不足:
1.我国传媒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散、滥、差,产业规模小,产业集中度低,重复建设,市场分散,严重影响了综合竞争力。目前我国有报纸2300家,期刊8700家,2000年报刊广告总收入为145亿元。而美国一张《纽约时报》2000年的广告收入为60亿美元,接近我国一万多家报刊广告总收入的4倍。我国报业集团中的佼佼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,2001年的广告收入也就14.83亿元。我国的一万多家报刊分属成百上千不同的单位,而美国1500多家报纸由20家大公司所有,绝大部分杂志仅仅属于6家公司。我国目前有电视台3000多座,平均每家电视台都办有两三套节目甚至更多,众多的电视台争节目、争市场、争投资,许多电视台只能在低标准上勉强维持。由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集中使用,整个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升级缓慢,只有中央一级及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的省级电视台购进了部分数字化设备。这和当今世界广电行业的数字化浪潮相距甚远。中国传媒资源的这种耗损若不迅速改变,实现规模经营,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国际竞争。尽管目前不少地方都在组建报业集团、出版集团、广电集团和发行集团,但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,何况有些集团内部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改变,只有量的增加,而没有质的提升。可见中国传媒业的集团化重组和全行业的治散治滥同样任重而道远。
2.我国媒介产业结构单一,少有跨行业的投资和经营,缺乏多元化的赢利渠道,单纯依靠自身的滚动发展,因而增长缓慢,抗风险能力弱。80年代末90年代初,全国有不少媒介也曾尝试开展多元化的经营,但由于经验不足,介入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领域,结果投资的分散不仅没有收到规模经营的效果,反而陷入多种经营多头亏损的泥潭,累及主业的发展。于是又纷纷收缩战线,广告经营一枝独秀成了基本格局。对许多媒介单位来说,广告收入成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境内外媒体和业内业外的资金逐鹿广告市场,而广告“蛋糕”不可能无限地做下去。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媒介的经营充满了风险,受宏观政策调整和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太大。据慧聪媒体监测公司提供的媒体广告收入监测报告显示,2001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出现负增长,报刊媒体广告收入增长速度由上年同期的33%大幅下降为9%。媒体广告收入下降的原因,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(2000年底国家税务局出台了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》和国家药监局发布处方药不得在媒体上做广告的规定)。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,面对被动的不利形势,媒体除了在降低成本方面作些文章之外,似乎难以有所作为。
3.长期以来受媒介管理体制的影响,我国媒介条块分割,形成了森严的行政壁垒和区域市场封锁,媒介资源无法通过市场实现优化配置。所谓条块,从“条”的方面来说,就是按照国家的行政系统组织来进行,强调纵向的“归口管理”;从“块”的方面来说,就是强调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属地管理。这种条块限制,使得跨媒体的经营很难进行,也使一些实力雄厚的媒介无法向外扩张。这是我国媒介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据介绍,2001年《辽宁日报》和《河北日报》都曾想到异地创办新报纸,但都遭到了当地领导的抵制,而且这还是在它们各自本省的范围内,可以想象如果是跨省,恐怕障碍会更多。《中国青年报》也想通过兼并报纸做大规模,但连找四省均因当地领导不同意而碰壁。由于不能跨地区发展,于是大家只好挤在一个局部市场上抢饭吃,“以至于在某些局部地区、局部市场上,同质等效的传播产品的大量重复造成了传媒市场‘饱和’的假象”。以广州报业市场为例,广州有南方日报、羊城晚报、广州日报三家报业集团,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已蓄聚了较为雄厚的实力,它们都有异地扩张的能力和要求,但政策限制了它们都只能在广东省内办报。于是三家报业集团斗得昏天暗地,不仅集团与集团之间产品撞车现象十分严重,就是在同一家集团内,产品阋墙行为也越来越明显:《广州日报》、《信息时报》、《新快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互相争夺早报市场;《南方周末》和《新闻周刊》同属时政类周刊;《南方体育》、《羊城体育》、《足球》战成一团;《粤港信息日报》、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、《广州商报·赢周刊》均为财经类报纸;而《信息时报》在改成综合性日报后其市场份额的增长也是以侵蚀自己的母报《广州日报》的市场拥有量为代价的;《新快报》的读者群和自己的母报《羊城晚报》出现了大量的叠加……剧烈竞争导致的成本增加已使各家媒体的相对利润明显减少。痛惜之余,人们不难设想,如果把这三家报团的余力整合到另一媒介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,不知能开辟出怎样的一片新天地?
面对西方传媒列强的觊觎,中国媒介集团惟有通过跨媒体、跨地区、跨行业的整合与重组,迅速做大做强才有出路。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审视西方媒体大兼并大发展的历史轨迹,也许对我们当前媒介资源的整合不无借鉴。